使民眾認識生活中常見化學物質環境用藥,提供常見環境衛生有害生物生態特性及用藥防治方法。
提供國內涉及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用品中所含化學物質特性、安全資料,提升民眾對於商品中化學物質的認識與正確認知。
提供斯徳哥爾摩公約內容及進展、我國國家實施計畫及歷年執行成果、POPs科普知識及危害管理。
提供汞水俣公約內容及進展、我國汞管理推動計畫及歷年執行成果、汞物質科普知識及危害管理。
提供最新國內、外環境荷爾蒙管理相關資訊、環境荷爾蒙之科普知識及危害管理。
有效保貯環保署歷年的流布檢測結果,亦提供統計趨勢圖、空間地圖、表單清單等功能,供決策參考。
綠色化學使環保的使命更進一步,通過要求化學家和工程師設計友善環境的化學品,低污染的化學製程和永續的商業產品,避免產生有毒物質和廢棄物,從源頭思考化學的角色。
以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之預防、整備、應變及復原為設計概念主軸,將平時預防宣導、整備作業及毒化災事故應變時的決策支援資訊需求加以系統化。
「石綿危害資訊專區」由環保署會同勞動部、衛生福利部、經濟部及內政部營建署共同設立,宣導石綿危害正確知識及相關規定,以利民眾瞭解。
為逐步使民眾對芬普尼藥劑及相關國際與國內管理趨勢有所瞭解,於專區分別建置「芬普尼的特性」、「芬普尼的合法用途」等介面供民眾瀏覽。
簡介環境用藥、環境用藥管理範疇、相關管理規定、安全用環藥4要及常見違法行為樣態,供業者及民眾參考。
舉辦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以鼓勵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單位持續朝向低污染、低毒性之替代品研發、減少毒化物使用、落實危害預防管理及強化緊急災變能力。
環保署為賡續強化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技術支援諮詢中心之功能,爰於台灣地區北部、中部及南部積極籌劃建立各區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技術支援諮詢中心。